新闻中心

您的位置: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

仁心仁术 2025医者故事 | 技术护航,守护产妇生命与生育希望

发布时间:2025-11-10 10:23 本文来源: 社会事业部

产房内,产妇出血量突破 1000 毫升,休克指数持续攀升 —— 这曾是产科临床中具挑战性的 “生死关头”,切除子宫往往成为挽救生命的无奈之举。如今,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团队与西院区产科紧密协作,凭借 “子宫动脉栓塞术” 这一关键技术,为产妇搭建起生命保障防线。在成功挽救产妇生命的同时,最大程度为其保留生育能力,用专业协作诠释了医疗团队的责任与担当。

凌晨的产房,气氛紧张。32 岁的产妇王女士顺产后突发大出血,鲜血在短时间内浸透产床。产科团队第一时间采取规范救治措施,包括应用宫缩剂、进行子宫按摩、实施纱布填塞等,但出血未能得到有效控制。很快,王女士血压降至 70/40mmHg,血色素低至 5.8g/dL,出现典型的失血性休克症状。

“立即联系市一院介入医学科,启动多学科救治绿色通道!” 产科主任根据病情变化果断下达指令。10 分钟后,王女士被紧急转运至导管室,介入科团队已迅速就位。在 DSA(数字减影血管造影)技术的精准引导下,团队经产妇右股动脉穿刺,成功将细于笔芯的导管送达双侧子宫动脉。

造影图像清晰显示,王女士子宫动脉增粗,远端血窦呈现杂乱筛孔状,确诊为宫缩乏力引发的大出血。手术团队随即精准操作,将明胶海绵颗粒注入靶血管,实现了对出血血管的有效封堵。整个手术过程仅用时 38 分钟,产妇出血便彻底停止。术后,王女士生命体征逐渐平稳,三天后顺利康复出院。复查彩超显示其子宫形态正常,后续月经周期也恢复规律。当王女士出院时含泪询问 “是否还能再要宝宝”,团队给出了肯定答复,让她重新燃起生育希望。

35 岁的二胎妈妈李女士,因有两次剖宫产史,此次孕期被诊断为 “凶险性前置胎盘”。针对这一情况,产科团队提前制定了应急预案。胎儿顺利剖出后,棘手的问题随之出现 —— 胎盘无法自然剥离,B 超检查显示宫壁内有 3-5cm 厚的胎盘组织深度植入,如同在子宫内埋下 “出血隐患”。

术中尝试剥离胎盘时,立即引发大量出血。团队紧急实施宫腔填塞处理,但出血仍反复不止。危急时刻,介入科团队再次紧急支援。造影检查发现,李女士胎盘植入部位的子宫动脉分支明显迂曲扩张,血液持续从病灶区域渗出。团队迅速采用 “子宫动脉主干栓塞” 方案,将栓塞剂精准输送至目标血管。术后第二天,李女士如厕时自然排出一块拳头大小的胎盘组织,且未伴随异常出血!后续复查 B 超显示,宫腔内已无胎盘残留,子宫结构完好。

“以往遇到这类胎盘植入合并大出血的患者,切除子宫是常见的治疗选择。如今通过介入技术,不仅成功止血,还帮助患者实现胎盘自然排出,避免了二次手术创伤。” 

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感慨道,这一成果的取得,离不开团队对技术的精准应用和多学科协作的高效配合。

“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产后出血救治中的成熟应用,标志着我市在危重孕产妇救治领域迈入微创诊疗新阶段。”

 白银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负责人介绍,该技术通过股动脉穿刺这一微创路径,将导管精准送达出血血管源头,利用可吸收的明胶海绵等材料实现血管封堵,整个过程仅留下一个针眼大小的创口,既能快速止血,又能最大程度保护子宫功能。

近三年来,该中心已累计开展近 20 例此类介入手术,所有手术均实现显著止血效果,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。“过去面对产后大出血,我们常陷入‘保生命还是保子宫’的艰难抉择,如今凭借介入技术,我们有了更优的解决方案,既能挽救生命,又能守护患者的生育愿望。” 介入科主任郝华鑫表示。为进一步提升救治效率,中心构建了产科 - 介入科 - 中心血站” 多学科快速响应机制,从接到救治通知到介入手术正式启动,平均响应时间不足 30 分钟,为产妇抢救争取到了关键的 “黄金时间”。

在每一次紧急救治中,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疗团队都用专业技术与高效协作,将医疗温度传递给每一位产妇,为母婴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屏障。

文:介入医学科 戚馨月
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
仁心仁术 2025医者故事 | 技术护航,守护产妇生命与生育希望
预约挂号 门诊信息 住院须知 特需服务 医院导航
互联网医院
网站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