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科建设 | 市一院介入医学科成功开展无鞘微导管技术,进入“超级微创”新阶段
近日,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成功为1例肝细胞癌患者实施了无鞘微导管TACE(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)术。该项技术的顺利开展,标志着我院外周介入技术已进入“比微创更微创”的新阶段,在确保疗效的同时,为患者带来创伤更小、恢复更快的治疗体验。

该患者为中年女性,经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肝细胞癌,因存在外科手术禁忌,经介入医学科全面评估后决定施行TACE术。术前,介入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戚馨月详细审阅影像资料,结合患者具体情况,最终决定经桡动脉采用无鞘微导管技术进行手术。
传统TACE术一般经股动脉穿刺,置血管鞘后采用同轴导管技术——即“大管套小管”,将导管送至肿瘤供血动脉后完成化疗栓塞。常用的的5F股动脉鞘外直径约为2.1mm,因动脉压力较高、出血风险大,术后通常需要卧床制动12小时,患者不适感明显。而本次采用的无鞘微导管技术,摒弃了常规血管鞘和造影导管,直接经皮穿刺动脉送入微导管,实现“超级微创”操作。术中使用的2.7F微导管直径不足1mm,且经手腕处的桡动脉入路,术后患者无需严格制动或强力压迫,舒适度显著提高。
不过,这项技术对医生的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不同于之前传统有鞘管及同轴系统作提供的稳定支撑,无鞘操作需要在无支撑的状态下,通过微导丝引导下,将柔软的微导管精准送达靶血管,十分考验术者对血管结构的理解掌握、手眼协调能力与操作的精细度。
本次手术由副主任医师戚馨月主持,住院医师刘天隆协助。凭借对血管结构的充分了解与娴熟的操作技巧,手术过程顺利,肿瘤栓塞效果满意,术后拔除微导管后患者即可自由活动。
该手术的成功实施,是我院外周介入团队多年技术积累与临床经验的具体体现,也展示了我院在外周介入疾病治疗方面的持续探索与进步。未来,医院介入团队将继续提升专业水平,为更多有需求的患者提供“超级微创”治疗新选择。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
互联网医院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