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说,孩子才会听:超高效的1句话沟通技巧
晓晓说:只须简简单单地换一个角度说话,孩子会更爱听,你也能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。妥妥的双赢啊!更棒的是,孩子也可以学习这种说话方式,更高效地与人沟通。
超高效的沟通技巧:「我-信息」
大宝上一年级的时候,有一天回家说,妈妈,今天Ms. Mimi老师教我们I-message(我-信息)。哦,我还挺意外的,没想到一年级的小朋友就在学习这样的人际沟通技巧。
我说:「那你说说,什么是I-message?」他说:
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时候,不指责别人。
不说you made me feel xxxxx,(你让我感觉……)
而是说,I feel xxxx when you do xxxxx(当你做……的时候,我感觉……)。
是的,这个I-message,是人际沟通的一个技巧;同样的信息,用这种方式说出来比较让人容易接受。我是年纪一大把,看了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, by Dr. Thomas Gordon (《父母效能训练手册》,作者:托马斯·戈登)这本书才学到这个概念。
Dr. Gordon说,无效的沟通方式/传递信息是这样的:
-
你不应该这么做!
-
如果你再这样,那我就......
-
你为什么总是这么调皮?
......
这些都是you-message(你-信息)。
如果父母换一种方式表达,比如:
-
我真是感觉太沮丧了,我收拾好好的厨房现在又变得这么乱!
-
你放学回家晚没有打电话给我,我很担心!
这些是I-message。
当我们用you-message的时候,孩子会觉得这是在评价他/她,孩子得到的信息是他们被批评,而且他们不明白父母的感受,也不明白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用I-message,孩子不会觉得他/她被评价,而是能感受到父母的感受,从而可能改变他们的一些行为。
怎样表达「我-信息」?
I-message有3个部分:
-
1. 描述孩子不被父母接受的行为;
-
2. 父母的感受;
-
3. 这种行为对父母具体的影响。
比如,孩子们把厨房弄乱了。妈妈说,「你们怎么这么不体谅妈妈?我刚把厨房收拾好你们就又把这些东西拿出来也不放回去!」这种信息,让孩子感到责备,感到他们受到到评价。他们能明白妈妈的感受,很生气嘛,但是因为他们受到责备而不会想到他们的行为对妈妈具体的影响。
如果妈妈说,「啊,我太沮丧了,我刚把厨房收拾好,结果又这么乱,我还要再收拾一遍,我的腰都疼了。」这样的信息传递了妈妈的感受,而且对妈妈产生的具体的影响,慢慢能帮助孩子学习他们的行为所带来的责任。
小心!「我-信息」也有假冒的!
但是,有时候人们会说伪装的I-message。比如说,有个爸爸说,「我实在太生气了,因为你没有割草偷偷溜走了,我觉得这非常不负责任。」
看起来都是「我」开头,但是,他的句子里,说孩子偷偷溜走, 不负责任,这些是伪装的i-message,本质上还是you-message。
如果爸爸换个说法:「我今天很失望,你没有割草,我以为我们已经说好了,你星期六要帮我割草。这才是真正的I-message。」
这个I-message里包含的学问好多啊。正当我重新借了这本书来看的时候,大宝也凑过来,我干脆和他一起看,我们一起看了伪装成I-message的you-message,看得他直乐。
最近我们互相监督,争取在生活当中,尽量用真正的I-message来沟通。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